發表文章

目前顯示的是 2月, 2021的文章

認識自己的人際溝通模式

圖片
轉眼快到農曆新年了,對部分的人來說可能是個要與眾多親戚團(過)圓(招)的時候,關於溝通其實有很多可以分享的內容,但今天想先簡單的從觀察、認識自己與周遭他人的溝通模式開始說起。 「對不起 ! 都是我的錯。」 「都你害的啦!」 「根據研究,會這樣都是因為 ... 」 「咦!?那是什麼啊?」 以上的四類句子有讓你覺得熟悉的嗎? 無論是時常從自己口中說出,或是從身邊的人那聽來的, 根據家族治療大師 Satir (薩提爾)所述,我們在面對威脅或壓力的情境時,如意見不合、爭執中,為了保護自尊,可能會產生口語訊息與非口語訊息互相衝突的「不一致溝通」應對方式,而這些不一致溝通可分為四種模式 :(圓餅圖中點點背景且灰字區域,表示被忽略的部分)   Ø   討好型         因害怕表達不同意見或表現獨立會得到負面評價,且可能被拒絕、不再被愛,所以常自我貶抑、忽略,以他人的需要為自己需要,常讓步及嘗試取悅他人 Ø   指責型          內心寂寞、充斥著失敗感,透過攻擊別人,以逃避空虛的感受和自覺不可愛的自己,經常忽略他人感受,會攻擊、批判、找別人的錯誤,並為自己辯護 Ø   超理智型         內心脆弱,會依賴自己的理性,與他人保持距離,使自己覺得安全、不受傷害,說話極端的客觀,只重規則及正確性,不在乎自己與他人感受,行為較頑固、一絲不茍 Ø   打岔型         覺得自己沒有人關心,在家庭中無容身之處,因此會不斷裝作可愛或表現出無辜的樣子,來獲得家人的注意和讚賞,常分心、說話漫無主題或重點,常插嘴或轉移話題,會避開感受,多表現出事不關己的樣子 面對不同情境與不同對象,我們可能會採取不同的溝通模式,也許在過年期間,大家也可以好好觀察自己常用哪些溝通模式,而家人、親友們又比較常用哪些,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。   為什麼要觀察這些呢 ?因為如果長期使用上述的不一致溝通,我們可能常常會壓抑自己的感受,又或者忽略他人的感受,無法做出真誠且合乎情境的表達,也容易變得僵固、與人有隔閡,也許會懷疑自己或對自己生氣,不能真正的接納自己,自我價值亦無法被提升,且影響關係的建立,使我們難真正與人親近。   當我們注意到自己有心口不一的狀況時,可以練習一些新的行為模式,其實就是針對本來被忽略的部分做出調整,才能讓自己做出更一致的溝通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