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了解憂鬱症一點點(「不知足」表示:關我什麼事?)--下篇

延續上篇,本篇將繼續介紹關於憂鬱症的三個問題 :

Q7、如何預防憂鬱症?

其實用預防這個詞總覺得不是很貼切,因為先天的脆弱性和後天可能遭遇的壓力均不是我們能預知的,不是做到以下種種就絕對不會得到憂鬱症,可是,我們可以盡量增加自己的彈性,增強生理、心理、社會的資源,試著選擇面臨壓力時的想法與應變方式,讓自己能盡量減緩重大壓力源的影響。即使真的確診憂鬱症,也能對自己狀況有更適切的認知,並有更多方法和資源可以運用,希望藉此可以更快從傷痛中復原。若能做到以下的行為,有點像是為自己穿戴好保護裝備、增強自己的體力與意志力、有些可靠的盟友,即使不能預料路上哪裡會有危險或坑洞,仍可以爭取在摔倒的時候受較輕的傷、獲得幫助、有更好的治療敷料讓傷口癒合,然後從經驗中學習,辨別怎樣的徵兆是危險的、需加以避開,讓後面的旅途更穩健且依然精彩。
  • 首先可以從規律與安定的生活習慣開始,有足夠的睡眠和休息,均衡的飲食,多曬曬太陽,並做適當的運動和休閒活動,讓身體健康、遠離疾病的威脅,陽光中的紫外線、大腦的腦內啡也都能讓心情較放鬆、愉悅。
  • 接著,可以練習找更多替代性想法,一旦想法變得較有彈性,後續的情緒也會有改變的機會,如被主管責罵,解讀成自己真的能力很差只是這件事沒有做得很好,情緒就會不太一樣,又或者解讀成被針對被看重所以標準高,心情也會很不一樣。
  • 另外,學習換位思考,如設身處地去想他人為何有某些行為,可以更理解進而體諒他人;或者將他人代入自己的處境,如想像若某位朋友或某位崇拜的人遇到自己現在面對的狀況,會如何思考與處理,也可以提升自己的問題解決能力。
  • 平時做好時間管理,事情依輕重緩急去排序處理,當壓力或責任過重時,也要提出,與相關的人討論、協調如何分擔或調整。此外,也需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抒壓方式,如運動、散步、欣賞大自然、聽音樂、看電影、找朋友聊、泡澡、睡覺、冥想、宗教信仰……都是可以嘗試的方法。
  • 建立人際關係也是很好的,理解、支持他人的同時,自己也有機會得到正向回饋,當自己有需要時,可有宣洩的管道,以及有更多得到幫助的可能。
  • 當然,愛自己、善待自己也是很重要的,練習自我肯定,並適時犒賞自己。嘗試去注意生活中的正向人事物,或找出好的部分,可讓自己有較多正向情緒,美國心理學家Fredrickson1998, 2001)認為正向情緒可以拓寬想法,更有效率的去做嘗試或行動,有助於建立各方面的資源,可在下次有壓力的時候運用。

最後,若我們的社會能提升對心理健康的重視、減少汙名化與貼標籤,從小即做好情緒教育,並鼓勵情緒表達,可能也能讓大眾不那麼壓抑,可以更自在的表達自己,有困難也能勇敢求助而不需要擔心是示弱或招來異樣眼光,可能會讓彼此更勇於張開雙手,擁抱每個脆弱的時刻。

Q8、如何陪伴憂鬱症患者?

務必先穩住自己,要有耐心,要知道憂鬱症患者不是自願生病,許多不快樂、沒有活力、無法做決定、自責、想自殺等的想法與行為都是憂鬱症的影響。因此,不強說鼓勵的話語、不要責備、不反駁,也不要一直給建議,只要傾聽、陪伴就好了,讓憂鬱症患者知道有人在乎、有人陪伴、有人嘗試理解其痛苦。如果患者有意願,也可以邀請一起玩、運動、休閒。若患者希望聽到意見,才試著提出自己的想法,可是也不能要求患者接受。陪著患者一起了解憂鬱症的影響,以及有哪些可以求助的資源,也可以陪著患者就醫或尋求專業協助。最後也要提醒,如同照顧其他疾病,找幫手、分工合作輪流照顧也是重要的,親友們也需要適時的休息,照顧好自己才會更有能力和能量照顧他人。

Q9、憂鬱症的相關資訊或求助管道有哪些

²  網路資源豐富,以下僅列舉三個網站
        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http://www.depression.org.tw/index.asp
        董氏基金會https://www.jtf.org.tw/
        小鬱亂入 https://depressytrouble.tw/
²  電話協談專線
        生命線1995
        張老師1980(依舊幫你
        安心專線1925(依舊愛我
²  面談諮詢、心理治療單位
        學校的心輔中心
        各大精神醫療院所
        地區心理衛生中心
        心理治療所、心理諮商所


 以上資訊,希望能讓大家對憂鬱症有多一點點認識,若有其他疑問歡迎留言:)




<參考資料>

  • Fredrickson, B. L. (1998). What good are positive emotions?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, 2, 247−270.
  • Fredrickson, B. L. (2001).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— The broaden-and-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. American Psychologist, 56, 218−226.


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認識自己的人際溝通模式

再了解憂鬱症一點點(「不知足」表示:關我什麼事?)--上篇

從《機智醫生生活》學習更愛自己的生活